科學家揭秘巨石陣 DNA測序顯示當時為父系社會
編輯:黃榮 信息來源: 西e網(wǎng)-新浪網(wǎng)發(fā)布時間:2019-4-23
考古學家一直對散布在北歐各地的巨石墓地感到著迷,其中也包括最著名的巨石陣遺址。然而,盡管這些石碑提供了大量古代遺跡,但它們一直保守著一個秘密——埋葬在這里的人之間到底有什么關系。如今,一項使用新的脫氧核糖核酸(DNA)測序技術的爭議性研究指出,至少在愛爾蘭、蘇格蘭和瑞典的4個巨石墓地遺址中,埋葬的人都是近親,表明這些人當時可能處在一個父系社會中。
“這無疑是一篇有趣的論文。”專門研究巨石起源的瑞典哥德堡大學史前考古學家BettinaSchulzPaulsson說。但她補充說,由于巨石墓地遺址和遺骸的數(shù)量“太少”,因而無法了解這些早期社區(qū)的社會結構。
幾十年來,從法國布列塔尼地區(qū)的卡納克到瑞典的艾爾斯巨石陣,考古學家一直在這些巨石遺址中挖掘古代遺跡。近年來,研究人員成功從一些骨骼中提取出線粒體DNA,揭示了早期人類遷徙模式中的母系譜系——而不是家族關系的一些關聯(lián)。(線粒體DNA只能從母親遺傳給后代。)最近DNA測序技術和統(tǒng)計及收集方法的改進,使得對古代核DNA進行測序成為可能,而這也可以揭示男性之間的關系。
瑞典烏普薩拉大學古基因組學家FedericoSanchez-Quinto對在愛爾蘭、蘇格蘭和瑞典的4座巨石墳墓中發(fā)現(xiàn)的幾十具遺骸使用了這些技術,這些遺骸是多年前被首次發(fā)現(xiàn)的。Sanchez-Quinto及其團隊對這些遺骸的核基因組進行了測序,其中大部分人都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500年至公元前3000年之間。
這些遺骸中有18名男性和6名女性。當研究人員尋找能夠表明被埋葬個體之間親緣關系的遺傳密碼時,他們在蘇格蘭和瑞典的巨石墓地遺址中發(fā)現(xiàn)了男性之間的近親關系。而在位于愛爾蘭西北部海岸月見草莊園的兩處遺址中的一處,在9名男性中(他們跨越了12代人),至少有6人擁有相同的基因變異,這表明他們來自同一個父系。而其中一名男子很可能是一具5500年前的尸體的父親,后者是在位于西邊兩公里的另一處巨石墓地遺址中發(fā)現(xiàn)的。
一些人類學家認為,被埋葬在這些具有紀念意義的遺址里可能是擁有較高社會地位的標志。研究人員認為,綜合來看,這些結果表明,當時的歐洲巨石社會處于父系社會時代,社會權力在幾代人的時間里都集中在男性身上。
科學家日前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報告了這一研究成果。
倫敦大學學院考古學家ThomasKador認為這些發(fā)現(xiàn)非常有趣。他指出,盡管男性通常埋葬在這些巨石墳墓中,但那里的女性似乎也得到了相同的待遇。Kador認為,即使這些社會是父系社會,但婦女仍然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Kador的研究團隊還對在愛爾蘭發(fā)現(xiàn)的另一處巨石墓地遺址中的古代個體進行了單獨的全基因組分析,結果發(fā)現(xiàn)埋葬者之間明顯缺乏密切的親緣關系。他說,島上不同的巨石社區(qū)可能有著非常不同的社會結構和葬禮習俗。
事實上,愛爾蘭國立大學戈爾韋分校考古學家RobertHensey警告說,不要僅從幾個遺址和幾十個遺骸便對北歐和西歐許多不同的新石器時代社會作出如此全面的結論。他說:“不要輕易相信。”
熱門資訊